鳞状上皮癌的症状 一、症状
有10%~20%的上皮内肿瘤或早期浸润癌可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分泌物增多和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或可及包块,这种包块可以表现为向外生长或形成溃疡,呈浸润性生长。随着病程的发展,癌灶的增大、坏死,可出现排恶臭液、无痛性出血。当肿瘤向周围器官和组织扩展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累及尿道或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和排尿困难;累及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受侵犯时,可出现腰骶部的疼痛等。
二、体征
鳞状上皮癌好发于上1/3的后壁和下1/3的前壁。上皮内肿瘤或早期浸润癌病灶可仅为糜烂状。一般浸润癌病灶多为外生型,以状或菜花型为常见,也可以溃疡型、扁平状黏膜下型或旁的浸润型的形式出现。早期病灶较局限,较晚可出现全、旁、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的浸润,或尿道的瘘或直肠瘘,以及腹股沟、盆腔、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三、诊断
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制定:①宫颈和未见癌肿;②距浸润性宫颈癌的手术治疗5 年后,距宫颈原位癌术后2 年,距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则应是10 年。
癌时常在第1 次检查时误诊,尤其是当病变较小和位于的下2/3时,因为窥器的叶片遮盖了病变组织。Frick 等报道了52 例癌中至少10 例在第1 次检查中误诊。窥器应旋转退出使前后壁的病变不被遗漏。对于肉眼可见的病变局部活检可明确诊断,对于巴氏涂片阳性、无法解释的出血和上端出现的溃疡性红斑的病人应行仔细地镜检查和整个的壁碘涂。镜下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有必要行部分切除明确诊断是否存在隐匿性浸润癌,尤其是曾行切除的病人,当手术关闭穹隆时把一些上皮细胞包埋在内,是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Tjalma 报道了自1974~1999 年在NGOC住院的55 例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人,平均年龄为58 岁(范围为34~90 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5 个月(0.6~268 个月),62%的病人因分泌物增多而就诊;16%因细胞学检查阳性而就诊;13%因感有肿物而就诊;4%因盆腔疼痛而就诊;2%因排尿困难而就诊;3%因其他伴随症状而就诊。大部分病人都误诊,平均误诊时间为4 个月(范围3~12 个月)。妇科检查时肿瘤大小在4~115mm,平均直径为39mm。53%病人的病变在的上1/3,16%在的下1/3,7%在的中1/3,13%布满整个。病变在前壁者占24%,在后壁者占47%,前后壁皆有者占29%。
对于病理已确诊的浸润性癌应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胸片、镜及直肠镜检查,对于一些病需要行钡灌肠或骨骼放射检查,CT 及MRI 检查可以判断是否转移。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鳞状上皮癌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鳞状上皮癌并发症,鳞状上皮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鳞状上皮癌的并发症 鳞状上皮癌并发症
晚期并发及肠瘘、放射性囊肿及直肠炎、炎、尿道狭窄、直肠狭窄或溃疡、放射性坏死、溃疡或狭窄、纤维化等。
治疗并发症:不管采用手术还是放射治疗,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15%。由于癌与尿道、和直肠较近,其并发症较宫颈癌发生率高。主要的并发症是及肠瘘、放射性囊肿及直肠炎、炎、尿道狭窄、直肠狭窄或溃疡、放射性坏死、溃疡或狭窄、纤维化。治疗后应行扩张器扩张和鼓励病人恢复规律的并局部给予雌激素使保持良好的功能。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鳞状上皮癌症状,鳞状上皮癌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鳞状上皮癌”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