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医理疗 > 

怎么拔火罐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06     浏览:248    

文章目录

一、怎么拔火罐
二、拔火罐的作用
三、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怎么拔火罐


1、拔火罐选材


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2、拔火罐准备


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3、拔火罐操作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4、拔火罐时间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5、拔火罐手法


拔火罐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可以治疗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6、拔火罐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方法的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拔火罐的方法后,才能让拔火罐的时候不出现烧伤或者是烫伤的情况。另外在家庭使用拔火罐的时候,不要时间太长,这样不光不能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还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拔火罐的作用


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作用,使热寒得以交换。以大火罐、水罐、罐最明显。温热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调节作用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拔火罐能够治疗头痛,而且不同的疾病拔火罐方法也是不同的,很多人都知道拔火罐能够排除局部的毒素的,如果头痛的话,进行额头拔罐能够缓解头痛的问题的,但是在进行拔火罐的时候呢,一定要详细的分析一下病因,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才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的。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喜 欢

111

 
上一个:艾灸治疗妇科病
下一个:沙灸的好处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