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注意事项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01     浏览:330    

文章目录

一、注意事项有什么
二、可能会出现哪些危害
三、和框架有什么区别


注意事项有什么


1、佩戴应注意每天勿戴过久


每天配戴的时间长短,其实视个人角膜状况而定,但基本上每天不建议配戴超过12个小时以上,每周建议5-6天。若是配戴美瞳则要更谨慎,每天勿戴超过10小时,最好每隔一天再使用一次。


2、佩戴应注意使用习惯很重要


若配戴得宜,例如经常与一般交错使用,清洗方式正确,其实不会对角膜产生伤害,从年轻使用到老都可以。但若使用习惯不佳,如长时间配戴、或不重视清洁,可能导致角膜缺氧严重,也许立刻就无法再戴。


3、佩戴应注意常移位要小心


专家表示,许多人常一眨眼美瞳就会移位,要小心是否为变色片掉色所导致,因长期使用掉色的变色片会眼睛过敏,眼睛发痒、份泌物变多,眼皮内会长滤泡,因而易使变色片移位,若持续配戴,可能因常摩擦角膜造成角膜溃烂。


4、应选择带有牛磺酸成份的护理液


牛磺酸号称是“生命的润滑油”,具有广泛的理活性和良好的解热与抗炎作用,又因牛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氨基酸,它的营养功能在维持眼睛的正常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眼睛的角膜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即当角膜受到某些伤害时,可以自我修复。适当补充牛磺酸,就是为了强化角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抗眼疾。因此选用带有牛磺酸成份的护理液,在对进行清洁的同时也能够保护角膜表皮细胞,缓解角膜缺氧症状,令眼睛免受。


5、佩戴应注意护理液中的锁水成份很重要


目前,市场上保湿功能比较好的护理液主要采用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丙二醇(PG)两种成份。两种成份相互配合,保湿润滑作用可达到只含单一润滑成份产品的两倍。


HPMC保湿因子――大分子的结构可在镜片表面形成一层“锁水保护层”,戴镜后能持续不断滋润眼睛,减少长时间戴镜引起的各种不适。


可能会出现哪些危害


1、眼睛抵抗力下降


会使角膜无法接触空气,眼睛会因缺氧而产生类似于人体“高原反应”的情况,无常代谢、抵抗力下降。


专家建议:切忌戴着睡觉。如果戴着睡觉就会影响它呼吸,严重的话有可能导致角膜感染!


2、导致视疲劳、干眼症


长久配戴,容易产生视疲劳,甚至引发干眼症。导致眼酸痒、异物感、多眼屎、干涩感,眼睛烧灼且视物模糊。


专家建议:选要主要指标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高,镜片会吸取眼睛的水分,引起不适同时容易干。而如果含水量过低会造成镜片透氧差,眼睛也容易感到干涩,这是因为氧气是通过镜片中的水分传导的。所以,比较理想的含水量在50%-60%之间。


3、引发眼球过敏


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质、胶原等,使之沉积在镜片表面,滋生病菌,角膜水肿、角膜新生血管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因此而起。


专家建议:建议尽量使用月抛或者比月抛周期更短的更换型的。


和框架有什么区别


1、视觉


戴框架增加1.00d可使看到的影象放大或缩小约2%,屈光参差患者戴框架由于双眼像差过大,使双眼融合发生障碍。通过看到的影象大小近于真实,则没有这一缺点。


2、视野


框架因受框架的限制和镜片周边部棱镜效应作用的影响,使配戴者视野效应 缩小。而不受框架的遮盖,且始终能跟随眼球转动,故能保持与正常人相同的开阔视野。


3、舒适


3.1、框架,尤其是高屈光度的框架使配戴者鼻梁部负重,镜架鼻梁部和耳廓部常引起接触性皮炎,而则没有上述缺点。 3.2、戴着框架从寒冷的室外初到温热的室内会有蒸汽在玻璃镜片上凝聚,造成视物模糊。而的表面完整地覆盖着泪液层,则不会有水蒸气凝聚。


4、方便


框架在鼻梁上时时下滑,常需用手去推扶,不慎掉到地上时玻璃镜片容易打破,而则没有这些问题。


5、美观


对于年轻的配戴者来说,可以避免框架遮盖眼部,便于用眼睛交流思想感情。

 
喜 欢

109

 
上一个:流后注意事项
下一个:取环注意事项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