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有车一族 > 

揭新车车主不得不防的健康问题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08     浏览:835    


新车车主要注意健康问题


目前,国际上已经把车内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按照澳大利亚对“室内环境”的定义—“一天内度过1小时以上的非工业的室内空间”,汽车早已成为我国骤增的有车族的主要生活空间。然而,目前这一环境的质量问题并不乐观。


揭新车车主不得不防都六大健康问题


室内环境专家认为道路尾气污染危害也需注意


室内环境专家认为,一旦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道路上汽车排放出的燃烧废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等)将是车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车辆设计原理,即使不打开车窗,车辆在行驶过程车内外空气仍会发生流动和交换,如果车外空气是清洁的,车内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会随之降低,如果车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缺乏过滤装置的车内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恶化。而在洼地、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让发动机长时间保持运转则非常危险,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积聚在车厢周围,通过空调系统或车厢缝隙回流到车内,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车内人员甚至死亡,国内外都有关于这方面案例的报道。


由于目前国内尚缺少专门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出台,因此,依照惯例,本次依照的是室内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


负责对车辆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在活动中收集的被检测车辆的车内空气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检测报告。亲自参与检测的该中心专家表示,车内空气污染应引起广大驾车者的重视。一旦到了夏天,车内材料在骄阳下封闭暴晒几个小时后,有害物质在高温下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数倍,从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考虑,恶劣的车内空气质量无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大部分车型的车内空气污染也远未达到令人恐惧的程度,广大购车者也不必草木皆兵。


新车车主四项注意


1、在驾驶新车的最初几个月应注意开窗通风,增加车内空气流通,加速有害气体挥发,并尽可能少使用空调。


2、慎重选择车辆内饰,检测中发现某些汽配城摊位的方向盘套等内饰化学毒物严重超标。另外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使用前要先用清水洗涤。


3、购买车内香水切莫图便宜。


4、如果车内异味过大或驾车后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就应考虑去有国家认证资质的部门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乘坐异味过重的新车。


冬季保鲜


“冬天行车过程中,大多数人喜欢关闭车窗,因此冬季车内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在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车内空气‘保鲜’。”提醒大家,为保持车内空气新鲜,首先开车过程中应经常开窗,将两边的车窗降下几厘米即可,有天窗的车型更可将天窗打开一个缝隙,时间不必过长,1分钟后即可关闭,形成对流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很好的空气循环。当然开窗的频率一定要根据你的适应情况而定,否则吹感冒了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春节前,很多市民成了“新车族”


有关专家提醒,车主需注意的是,新车尽量不要豪华装饰,这跟房屋装修越豪华越容易造成污染一样。不要为了得到经销商提出的送装饰品的优惠,把劣质内饰等污染源引进车内。


冬天到了,开暖空调的几率大大增加


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内循环模式。这时,应尽快关闭车窗,把空调、暖风开关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以免污染空气大量进入车内。


汽车在不开动的时候基本处于一个密封状态


里面的空气也不流通,所以异味也就一直积累在车厢里。很多车友在等候时,喜欢开了暖空调在车内休息,需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如需短时间休息或打盹,一定要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让新鲜空气进入,更不宜在封闭车窗状况下长时间行车,以免车内空气污浊,影响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

 
喜 欢

455

 
上一个:7大健康隐患 有车族应时刻警惕
下一个:女性有车一族的保健操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