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 

鳜鱼的营养价值 鳜鱼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01     浏览:375    


鳜鱼【别名:桂鱼、鳌花鱼、季花鱼、花鲫鱼、桂花鱼】


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鳜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的营养价值


主要营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钾、镁、硒


食疗功效:补气血、益脾健胃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衰弱,虚劳赢瘦,脾胃气虚,饮食不香,营养不良之人,老幼、妇女、脾胃虚弱者。


禁忌人群:有哮喘、咯血的病人,寒湿盛者不宜食用。


鳜鱼的功效和作用


1、补肾壮阳鳜鱼有补肾壮阳的功效,经常食用能补足肾虚。


2、美容养颜鳜鱼含有营养的蛋白质,吃了能美容养颜,保持肌肤弹性。


3、提高免疫机能鳜鱼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容易被宝宝吸收,维持宝宝身体的正常发育,能提升宝宝的免疫机能。


食用鳜鱼要注意什么?


1、鳜鱼背上刺有毒,在清理鳜鱼时可以用干净的剪刀把刺剪掉。


2、吃鳜鱼前后不要喝茶,应该改用其它的饮品代替。


如何挑选鳜鱼?


选择鳜鱼要选择外表比较光滑,而起鱼摆呈现出微红而起发白的颜色,身上的斑点条纹均匀有序,看鱼鳃红润而起频率均匀,这样的鳜鱼味道会比较鲜。


鳜鱼如何保存?


鳜鱼的保存方法十分的简单,我们可以找来一个玻璃器皿将鱼放入器皿中冷藏保鲜即可。


鳜鱼相关介绍


鳜鱼:又名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桂花鱼。体高侧扁,口大,两颌,犁骨均具绒毛状齿,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成犬齿状;圆鳞甚细小;体侧有不规则暗棕色斑块。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游向浅水区,性凶猛,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体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上下颔前有小齿,体色棕黄,腹灰白,体侧有许多不规则斑块、斑点。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也食虾类,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鳜鱼还有成对活动的习性。在一条鳜鱼后面往往还有一条紧随其后。这时可把钓到的鱼有意在水中溜几个回合,观察其后的鱼跟随而来,这时可用长把操网先把跟随的鱼捞上来,甚是有趣。


普通称做"花鲫鱼",即鱼贩和厨人讹称的"桂鱼"。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最肥。张志和的词:"桃花流水鳜鱼肥",吴雯的诗:"万点桃花半尺鱼",可见古今文人对鳜鱼的赞许。在没刺的鱼类中,鳜鱼是最鲜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饭馆里平日所做的整鱼,常用鳜鱼,醋溜、红烧、酱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块、糟溜、锅塌鱼、葱椒鱼、高丽鱼条、抓炒鱼等,全和黄鱼做法相同,是北京最常用的鱼。

 
喜 欢

160

 
上一个:苹果是食物里的全科医生 这样吃才最健康
下一个:吃白萝卜有什么好处?白萝卜可以美容吗?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