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和式太极拳之“动态三合”-张电臣 和定乾 |
|
1简介和式太极拳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活之体,养体内浩然之气,叉称“代理架”。其以《易经》之理为拳理基础,以人身比太极,太极即天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强调理法自然,故行功走架叉称“耍拳... |
|
2016-12-27 70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和式太极拳与担当-沈涛 戴忠铭 |
|
民间说一个人不敢担当,喻为“打太极”。那么太极拳到底有没有担当?是肯定的。这一点在和式太极拳理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在姐夫李棠阶影响下,对武学精华兼容并蓄,以易理、儒家、道... |
|
2016-12-27 7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效果分析-王凤仙 |
|
【摘要】本文从人体生理学和保健学角度出发,阐释太极拳运动对身体系统的作用。太极拳的螺旋缠绕运动,能对全身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牵拉、拧挤和压摩。这是一种自我,能够舒活经络,通畅气血和调整阴阳平衡... |
|
2016-12-27 79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习练拳架各阶段意念的培养-山新楼 |
|
意即意念、意识、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属外界影响之本意。意识分为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各种各样内在的或外在的影响,会产生很多想法或念头,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来适应... |
|
2016-12-27 43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和式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董风雷 |
|
一、国学之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国学中,儒、道、佛、武、医、易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渊持久的影响。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家修心、易讲阴阳、医讲平衡,医无病... |
|
2016-12-27 39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引拿”在五拳中的运用 |
|
目前关于形意拳的论述在市面上出现的不少,各地区各门派部有,其中所说的练法与风格各有不同,但基本要领是一致的。但是,对横拳的论述,却千篇一律,大部离不开横拨的意思。这与先师李应埙先生的说法不太一致... |
|
2016-12-26 81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谈和式太极的发展-李云龙 |
|
一、和式太极拳网络的建立1、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建立以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为重点,省市县和式太极拳协会。完善协会宣传与培训职能,以协会为依托,开展和式太极拳普及与宣传活动。同时,在有条件的省市建立... |
|
2016-12-26 23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情境教学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杨应威 |
|
【摘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情景模式教学法,通过动、听结合,情景开展,形象模拟,实战演练等手段,积极调动他们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推广太极拳的目标提供一个新... |
|
2016-12-26 21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和式太极拳的规矩与自然-王鹏云 |
|
一、什么是规矩与自然规矩是做事的准则,是一种约束。和式太极拳又被称为“尺寸架”,尺寸就是规矩。和式太极拳在教学上的“捏架”就是对人体各骨节位置状态的有序摆放及认筋识穴,使身体处于顺遂自然的最佳状... |
|
2016-12-26 81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再谈太极拳拳理的佛学智慧-翁心诚 |
|
笔者的刍议之作《太极拳拳理的佛学智慧》一文发表(《少林与太极》2013年第8期)后,有拳友问我:“要把拳打好,是否非要学习佛法不可?”我说:“是的!这是因为不懂佛法,连经典拳论也看不懂,而看不懂... |
|
2016-12-26 80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推手之“跌”-罗永平 |
|
太极拳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搏击技术的重要方法,是检验太极拳功架正确与否的主要途径。当然,它对健身强体也极有益处,因此,凡是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人,都希望会推手、善推手、推好手。但是,当下的太... |
|
2016-12-26 11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孙氏太极拳体悟- |
|
在1959年同朋友谈话中曾讲到“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也是一种美的享... |
|
2016-12-26 92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漫谈太极拳之源流-林俊岸 |
|
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演变、脉流,世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更受唐豪、顾留馨等人的所谓考证,搞得一塌糊涂。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摒弃了极左思维之桎梏,太极拳史之研究始迈人正常轨道。吴图南、于... |
|
2016-12-26 80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中正论中正与太极拳修养-李广 钟春丽 |
|
立身中正并因此而达到中定之境的圆融一体之和合状态中,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所在。在流传下来的先贤拳论中,关于这一点的要求很明确:“虚领顶劲(用意将头顶的意思轻轻领起),气沉丹田(使游走于胸腹之间的气... |
|
2016-12-25 72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老子《道德经》与太极拳-施文德 |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要求太极拳术者,勿以妄动为武功,要体悟自然生发,主观能力之发挥皆与外界敌方之劲力、动态、攻势相应相合,化其有余,攻其不足,发寓化中,化发泯然。故可功成自然,... |
|
2016-12-25 76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拳当明“式”与“势”-黄复元 |
|
习练太极拳应当明白什么是“拳式”和“拳势”,分清“式”与“势”的区别,领悟“式”与“势”之间的内在关联,掌握“式、势相合”的练拳方法,这不仅对习拳者由外入内起着指导作用,还可提升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
|
2016-12-25 34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李建真 樊泰山 |
|
太极拳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技击作用,另一个是他的健身作用。他的健身作用已被太极拳习练者所证实,无可置疑。技击作用却被忽略,遭到冷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严重问题。下面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 |
|
2016-12-25 63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盘架“稳”中求-王文国 |
|
“稳”是太极拳的一大要求。“稳”指稳固、平稳之意。它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指稳固。下盘稳如磐石,人莫能移。二指平稳。太极拳犹如长江流水,后浪推前浪,但又不能像大浪一样大起大落,而是微波涟链,连续不... |
|
2016-12-25 51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运劲如抽丝”的体会-庄锡成 |
|
太极前辈们毕生研究国粹,总结诸多拳理照耀后人。吾辈有幸认知太极拳,实庆幸也。近年习练太极拳,揣摩默思,体会一二。今择“运劲如抽丝”体会与拳友共享,求赐教。初练太极拳,无以体会“运劲如抽丝”。自随... |
|
2016-12-25 78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浅谈太极拳运动中“腰”的作用-张远芳 |
|
“腰”在练太极拳中起主宰的作用,健身与技击,腰的动作练出来了,效果就会显著。练太极拳要特别注重腰部运动。经典著作中讲得很多,如“腰为主宰”“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都是... |
|
2016-12-25 79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练形-闫姿良 |
|
太极拳是含有丰富的文化,它象一条源远流长的河,行于外而本于心,起于心而见于形。太极拳因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目的,而有着不同的练习方法,但是它有一个共性就是形正、气顺、内劲足,不论是青年人练习功夫(... |
|
2016-12-25 18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技击之“上下相随”-张杰 刘淑君 |
|
“上下相随”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基本规矩,无论是行功走架还是技击格斗,均要求做到上下相随。《打手歌》中说:“蜣奂钒葱肴险妫上下相随人难进。”杨澄甫先生将其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一,可见其重要性,同时... |
|
2016-12-25 13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的内与外-王嘉林 |
|
杨式太极拳内功,就是太极拳架和内气相结合修炼的一种怯病、保健、延年,并能增强技击和产生鼓盈气能力的一种。也就是在意识指导下,动作和呼吸三者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同时进行。以意行... |
|
2016-12-25 99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综合练功方法简介-张宝银 |
|
三摸一、摸手练功双方双手互相采拿与解脱,专门练习手部腕部的“沾连粘随”感应应对功夫。二、摸肘练功一方用单手或双手,专门对另一方肘部进行摸拿,另一方以肘为手,凭藉感应,肘坠,肘化,肘带,肘牵,专门... |
|
2016-12-25 89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详解太极中的放松-李广 |
|
放松一事,学太极拳者可谓尽人皆知。但是放松的方法则因派别师承不一而各有不同,大都是在形体运动上做文章,以局部肢体的下沉或收缩为体现形式,给人视觉造成观感上的认识:当其运动时可快可慢、可刚可柔(实... |
|
2016-12-25 40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力与技-李文奎 李艺蕾 |
|
力量与技法,是太极拳拳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力与技的关系,对提高太极拳水平至关重要。太极拳之力武术界有句谤语:“一力降服十会。”一切搏击运动,都离不开力的训练与运用,没有一定的力... |
|
2016-12-25 12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